传统杂技道具多半源自生活,观众常常可以看到在板凳、木椅上倒立,或将缸、碗等道具顶在头上或耍在手上等,利用道具进行表演的传统杂技表演,以《顶坛》《顶碗》《踢碗》为代表的表演。以上的几个节目不难看出,当时的杂技则是以“锅碗瓢盆”为主的生活工具,说到这里,不得不佩服当时老艺术家们的智慧,他们对杂技艺术的理解以及身边道具的充分利用表示赞叹不已!
相对于现代杂技,除了创作编排上的提升外,杂技道具也在“悄悄”的改变着。
科技的力量是巨大的,在方便了生活的同时,也对杂技行业带来了巨大的突破。
舞台上逐渐出现了“活跃分子”,当你看到《地圈》《高椅》“转”了起来,道具像机器人般在地上“行走”起来时,你会发现道具上的突破带给我们视觉上的冲击是如此的美妙!
如以下三个动图可以看出现代杂技道具的魅力
1、音乐木桩
【取自中国杂技团《协奏.黑白狂想》精彩片段】
演员单手倒立支撑在能发出八个音符的木桩上,随着演员单手“蹦跳”所敲击出的音乐,无不让观众有种新鲜感!
2、分体道具
【同样取自中国杂技团《协奏.黑白狂想》精彩片段】
四位演员现在道具上,同时向四个不同的角度分体,让观众眼前一亮!
3、高空摆拐
【取自2012年春晚杂技《空山竹语》精彩片段】
空山竹语的最后一个动作与身后的大屏幕的竹子相互辉映,叫人赞叹不绝!
通过上面的三个动图可以看出,道具的创新给杂技表演带来强烈的新鲜感,在视觉效果及技巧难度上也更上一层楼!!!
暂无评论
要发表评论,您必须先 登录